设置

关灯

第122章 t1000六原则 (3 / 10)

《关闭小说畅读模式体验更好》


        随后是宙斯的讲解:“有关于t1000的作战使用方法,主要依据于两个基本需要而制订,即进攻需要与防御需要。根据这两个需要,我制订了侵略者三原则与守护者三原则……”

        随着宙斯的讲述,一套全新的液态金属终结者使用程序渐渐陈列在沈奕眼前。

        要了解宙斯制订作战程序,首先就得了解一个基本概念。

        作为液态金属终结者,t1000最大的两个问题,一是它的能力受到电力资源的节制,不可以无限发挥。二是它的进攻伤害有限,威力不足,防御能力大于进攻能力。因此宙斯的有关t1000使用方法,就是建立在弥补这两个不足的基础上进行的。

        要想解决电力不足,就得想办法节约电力的使用。

        宙斯发现,液态金属终结者在变化形体时产生的电力消耗,远远大于维持变化后形态产生的消耗。也就是说,一旦变化完成,维持该变化需要的电力是极为有限的。此外,局部变化消耗的电力也远远小于整体变化。

        因此宙斯提出在条件允许的情况,应当尽量减少变化次数,能够局部变化的就尽量不要整体变化。

        比如荆棘铠甲这类的变化,看上去华丽,用起来也很爽,但是对电力消耗实在太大,如无必要,就尽量不要使用,而应该采用更加实用的替代手段。

        守护者三原则就是在这一核心思想上建立起来的,分别为1近态变化原则2中继变化原则3骨架原则。

        所谓近态变化原则:是指当液态金属终结者进行相近形态变化时,消耗电力最低,进行相差较大的形态变化时则消耗电力较大。比如沈奕在无畏号上的战斗,曾经先后从铠甲变成盾牌,再变回尖刺铠甲。这两次变化,都是差距较大的变化,消耗电力也较大。但只要把它们的顺序稍微变一下,由铠甲变成尖刺铠甲,再由尖刺铠甲变成盾牌,其中铠甲变成尖刺铠甲这一步,将节省大量电力。

        中继过渡原则是指液态金属终结者有一个原始形态——就是那个冰冷金属连皮肤都没有的水银质感的人类形态。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