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4章 看你怎么死 (3 / 4)
《关闭小说畅读模式体验更好》
为了东征,他从洪武初年起,便不断派人赴大明纳贡称臣,实则窥探虚实,东征之前,又做了十分充足的准备,先大肆营建撒马尔罕,稳固自己的大后方,然后以七十万之众,驱数百万牛羊为军粮,浩荡东来,这样一个既大胆又谨慎的统帅,如果他的身体已经病弱不堪,他真的敢以倾国之力冒此奇险?
他如此慎重的安排,分明是把大明当成了他最强劲的对手,这样一个人,应该明白他不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征服大明,应该明白如果他这个最高统治者在东征途中有个什么三长两短,哪怕是重病不起,都足以引起多么严重的后果。
如果他在东征之前已经有了病重之兆,一个高高在上的统治者、一个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是会好好的守在撒马尔罕,确保他的政权顺利交接,他的王国继续下去呢,还是会像史学家们那诗人般的浪漫想法所言:什么垂垂老去的雄狮必欲谋求最后辉煌而执意东征,哪怕他的所有精锐葬送在东方,他的一生基业付之流水?
一丝阴影,悄悄地爬到了夏浔的脑海里:“如果贴木儿没有半途暴病而卒,那么他一定会兵临大明国界。鞑靼和瓦剌不会成为贴木儿的盟友,却也不会援助大明,很可能他们也要发兵南下,分一杯羹。狮虎肆虐之下,大明就算能胜,那得付出多么惨重的代价?”
夏浔的心怦怦地跳了起来:“贴木儿……到底是怎么死的?”
由此,夏浔忽然想到了与贴木儿极其相似的成吉思汗,成吉思汗的死因同样有着重重迷团,元人修的史书中说,成吉思汗是打猎的时候堕马跌伤,当夜便高烧不退,暴卒。从幼年时就生长在马背上的成吉思汗会堕马受伤?好吧,就算是堕马受伤,顶多流血过多,再不然就年纪大了,摔个骨折,怎么会当夜便高烧不退?
明朝修《元史》,方孝孺的师傅大儒宋濂只用二十个字交待了一代天骄的死因,“秋七月壬午,不豫。己丑,崩于萨里川啥老徒之行宫。”说他病重而死,一句“不豫”了事,死因还是不清不楚。
出使***的罗马教廷使节约翰?普兰诺?加宾尼在其所文章则说,成吉思汗可能是被雷电击中身亡的,不知道这种说法宗教意味是不是重了些。
马可?波罗则说成吉思汗是中了西夏人的毒箭而死,照理说,当时成吉思汗已经六十多岁,再加上那种地位,不太可能亲自冲锋陷阵了,箭的射程又有限,这种说法有待商榷。
至于最后一种说法,则根本不载于史,正史上没有,野史上也没有,而是流传在***人中间的一个口口相传的传说,说成吉思汗征服西夏的时候,俘虏了西夏王妃,见她年轻貌美,便要她侍寑,结果被这位刚烈的王妃害死。
这位西夏王妃害死成吉思汗的手段又有两种说法,一种说她是下毒,另一种说她是侍寝的时候一口咬掉了成吉思汗的生殖器官。就算成吉思汗自己的妃子,侍寝时也是要赤身裸体受到检查的,何况是被俘的西夏王妃,两手空空的西夏王妃下毒一说不太可能,她最致命的暴力手段恐怕只剩下“咬”了。
成吉思汗的确有每征服一处,便霸占那里君主女人的嗜好,被后代史学家戏称为播种机,据估算,目前世界上有一千六百万人与成吉思汗有血缘关系。在成吉大汗的大军征服的王国之国,西夏国受到的屠戮也确实是最严重的,整个王国的一切几乎都被破坏殆尽了。而且这件事虽不载于史,却偏偏在敬畏成吉思汗如天神般的***人中间广为流传。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