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7章 冤家路窄 (2 / 4)
《关闭小说畅读模式体验更好》
话说到这里,李九成也没法说什么了,只好乖乖地将前边路口上的人撤出来。也就片刻的功夫,张存孟反应过来,赶紧加强人手往前压。看似逃出去的希望就在眼前,可是张存孟无论如何也高兴不起来,就是这一丝希望,让麾下弟兄们一心往前冲,失去了与官兵拼命的想法,而官兵却不会收手。
没过多久,噩耗再次传来,铁墨率领的主力大军终于赶到了九原山。张存孟只能苦叹一声,除了加快突围的脚步,一点辙都没有。九原山说小不小,说大不大,如今大部分农民军散落在九原山北部,通过蟾腰石的人毕竟是少数。由于农民军一心逃命,当宣府兵马杀到后,后果可想而知。
挤在后边的农民军几乎是一触即溃,散落四周的人更是被杀的往前跑,这下直接导致蟾腰石突围行动变得混乱不堪,伤亡急速增加。随着乱兵,张存孟幸运的闯过了蟾腰石,回头凝望杀生扬起的地方,他的心沉了下去。几万将士,恐怕大多数要留在蟾腰石北边了。
九原山一战,前后历经三天,逃出生天的张存孟清点兵马,最后差点一下晕死过去。六万大军,最后逃出九原山的竟然只有一万余人,也就是说近五万弟兄葬送在了九原山。这六万多人,可是有一半人都是他张存孟的亲信啊。经此一役,他张存孟的实力也是一落千丈。
陕州茅津渡,密密麻麻的船只布满黄河北岸,噪杂的声音此起彼伏,到处都是忙着装运货物的人影。一天之前,王自用就下令开始了渡河行动,浩浩荡荡的南渡黄河计划拉开了序幕。张大受首先带着几千兵马过了黄河,如张献忠一样打下了渑池,随后王自用麾下各部头领开始往南岸运送兵马和物资。
身在茅津渡,心中却一直挂念着张存孟。九原山那边战事严峻,他一早就知道的,可是又有什么办法呢?王自用不敢冒险派兵去九原山,派出去的兵马太少,不顶用,派的太多,一旦让活阎王找到机会,展开决战,正面击溃,那自己之前所有的努力不都付之东流了么?
在这片平原地带,与活阎王的主力正面决战,王自用一点信心都没有,但凡有一丝信心,也不会被逼着南渡黄河。打仗,不是人多就能决定一切的,人数太多,未必是什么好事。
一切只能看张存孟自己的,以自己对张存孟的了解,他冲出九原山应该没什么问题吧?不沾泥这个外号,可不是凭空出现的,张存孟鏖战十余年,与官兵周旋无数次,每当战事不利,总能逃出生天,正因为如此,才有了不沾泥的称号,寓意逃跑时,脚不沾泥。
王自用心情沉重的登上了船,并语重心长的对拱卫陕州的邓演达说道“一定要守住陕州,接应张存孟过河。张兄弟是为我部主力殿后,我们断不能放弃他们,寒了将士们的心。”
邓演达神情严肃的点了点头,“王头领放心,末将一定守住陕州,等着张头领到来,一起过河。”
其实邓演达心里并不想留守陕州的,谁都知道守陕州,意味着有可能跟活阎王正面硬碰硬。要是张存孟所部被全歼,那守陕州几乎是条死路。但愿张存孟不会全军覆没,否则,守陕州的意义就没有了。
同一时刻,百里之外的九原山依旧恶战连连。张存孟是过了蟾腰石,可大部分人还是被堵在了北边,起初还算好,当宣府各路兵马到达预定位置后,开始收缩包围圈,那三万多名农民军残兵顿时成了热锅上的蚂蚁,有的人想拼命,另寻出路,有的人想继续冲击蟾腰石。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