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二十八章 詹姆斯.克里尔曼 (1 / 5)

《关闭小说畅读模式体验更好》


        当詹姆斯克里尔曼看到赵之一的部队驱赶了日军,控制了这个在鞍子河边上的日军兵站时,他的第一感觉就是日军发生内杠了。

        事实上,他对由那个脑门后拖着长长辫子的满洲人控制的帝国,是没有什么好印象的。詹姆斯克里尔曼觉得那个古老的帝国充斥着愚昧、落后以及野蛮。

        他认为西方列强对华夏的侵略,是一场文化世界对野蛮国家的解放。也正是因为秉持着这一看法,他在日军取得黄海海战胜利后,请求随军采访。他跟随着日军在花园口登陆步伐,一直沿着复州大道行进。

        在原来的历史轨迹上,直到他目睹了日军在旅顺大屠杀的暴行后,才放弃了他原来那个幼稚的想法。进而在他供职的《世界报》上发表了头版新闻,向世人控诉日军这一残暴罪行。

        赵之一是个地地道道的历史小白,这和他不喜欢回顾那些已经发生的事情的性格有关。

        2014年,甲午日清战争120周年纪念,赵之一获得了一张友人的赠票,那是一场关于这场战争的历史主题展览。

        盛情难却,虽然他没有什么兴趣,还是去到了展览的现场。

        在和友人寒暄几句后,兴致不高的赵之一在展览的场馆里转了一圈,便借故离开了。

        那次走马观灯的游览,那些记录了详细史实的丰富展品,并没有给赵之一留下什么深刻的印象。当然了,他自己也未在任何一处展品前停留超过三十秒钟。

        但是,他因为要接手机,在一幅图片展品前停留了三十秒。而那幅展品他却到现在还印象深刻。

        那是一幅美国纽约《世界报》记者詹姆斯克里尔曼的照片,以及他报道旅顺大屠杀那篇报道的中英文资料。

        赵之一之所以印象深刻,是因为那通电话,是他交往多年女友打来分手的电话。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