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五百三十五章 子仪进京 (4 / 6)

《关闭小说畅读模式体验更好》


        所以从严格意义上说来,作为朔方节度使,郭子仪应该向大元帅李庆安汇报军方的事务,而不应该是向政事堂汇报。

        至于兵部,它只管军官累功升迁和内地府兵,当内地府兵彻底败坏后,兵部也就成了一个摆设,军官累功升迁也是各地节度说了算,兵部不过是进行一下补登记。

        裴旻不知道郭子仪的真实用意,在没有和李庆安事先商量之前,他很谨慎,担心自己会越权,便把奏折又还给了郭子仪,笑道:“老将军重视屯田,减轻朝廷负担,令人佩服,前几天大元帅赵王殿下还告诉我,他对朔方军的补给忧心忡忡,让朝廷准备军粮,想不到我们的担心竟是多余。”

        裴旻说得很含蓄,他就是在暗示郭子仪,李庆安是大元帅,他应该把李庆安的名字添在奏折上,郭子仪明白了裴旻的意思,他淡淡一笑道:“相国有些误会了,其实军中也有文武之分,文指后勤粮草、士兵招募、表功升迁,而武是指调兵打仗、军队布防,如果涉及到打仗之事,我确实应该向大元帅述职禀报,但我这次进京,一是觐见太后和新帝,其次是和政事堂商量一下物资粮草以及军户安置问题,所以只要向政事堂会商便可以了,暂时涉及不到大元帅的军务。”

        “原来如此,看来我是多虑了,那好吧!我会安排政事堂和老将军会商朔方军事宜。”

        至此,裴旻已经明白了郭子仪进京的用意,他是向政事堂效忠,而保持与李庆安非敌对的关系。

        .........

        郭子仪告辞走了,裴旻再也无心休息,他立刻起身前往大明宫中书省。

        虽然政事堂实际是由李庆安推举任命,但这并不意味着政事堂就是李庆安的私人幕僚团,事实上,政事堂依然保持着相当大的独立性,这是汉唐乃至宋朝的传统文官制度的特点,文人政治集团从来都不会是皇帝的附庸。

        那种大臣甘为奴才的情形只能在清宫戏中才会出现,裴旻率领七百余名官员反对李亨登基,和李庆安一点关系都没有,假如李庆安也杀子杀孙,强行登基,裴旻同样也会率领群臣反对他。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