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章 布兵河中 (3 / 5)
《关闭小说畅读模式体验更好》
李嗣业的都督府也迁到了那色波,他听说李庆安到了河中,特地从那色波赶来。
李庆安到了军衙,李嗣业早已等候多时,他急忙迎了出来,半跪着行一军礼道:“卑职李嗣业,参见赵王殿下!”
在安西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那就是对李庆安的称呼,一般汉人都称李庆安为大将军而胡人则称李庆安赵王,但到了李嗣业这里却有点不同,李嗣业也称呼李庆安为赵王殿下,从这个称呼上,便可以看出李嗣业的一些心思,他是坚决支持李庆安问鼎帝位,这样一来,他作为安西的第二号人物,就能顺利接李庆安的位子,但至于李庆安是怎么想,就无人知道了。
这里需要多说两句,安西唐军分为牙军和戍军两个体系,牙军分为军、卫、营、旅、队、火等六级,而戍军分为守捉、镇、戍堡三级,戍军和牙军是安西正规军,由军方掌控,另外还团练军,也就是民团,属于预备役,由政事堂控制。
从表面上看,似乎文武分家,但唐朝的文武却不分家,文官也能控制正规军,那就是监军制度,这是大唐的基本制度,当年李庆安就曾被边令诚监军,但李庆安恢复了李隆基之前的御史监军制度,由安西监察署派出监察员长驻各军,不仅监察军纪,也监视这些掌控军权的大将。
由于李庆安是大将军,所以他的手下最高军职只到将军,目前一共有七名将军,李嗣业、封常清、段秀实、李光弼、荔非守瑜、崔乾佑和荔非元礼,这七名将军中,一般人是按照李庆安给他们金牌序号进行排名,但军方内部实际上又分为三个级别,李嗣业、封常清、段秀实为第一级;李光弼和荔非守瑜为第二级,崔乾佑和荔非元礼为第三级。
安西军等级森严,所以将来李庆安若问鼎帝位成功,那新的安西节度使就会在李嗣业、封常清和段秀实三人中选出,这三个人实际上已经处于一种竞争的状态。
但现在又有另一种说法,说将来安西可能会一分为四,北庭节度、安西节度、岭西节度和河中节度,再加上吐火罗总督和信德总督,将来应该是六大诸侯。
但不管是哪种方案,李嗣业都将被重用,李庆安也很看重这位安西老资格的将领,将对抗大食的重任交给了他。
李庆安连忙将他扶起笑道:“嗣业不必行如此重礼,我们是老战友了,还是随意一点让人感到亲切,或者叫我大将军,我可不喜欢你叫我赵王殿下。”
李嗣业有些不好意思地挠挠头笑道:“上下有别,我怎能随意,那好吧!我就称呼大将军。”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