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二章 三个条件 (2 / 7)
《关闭小说畅读模式体验更好》
府门前再没有人,只有两盏昏暗的灯笼在风中摇曳,这时,府邸对面的一棵浓密大树上忽然扑愣愣飞出了两只鸽子,振翅向西北方向飞去。
原州平高县,李庆安正在州衙内宴请来自关内道各州的两百多名民众代表,这些都是各州各县以及各大宗族的德高望重之人,在民间具有很高的威望,大多是年过花甲的长者,都是由各地官府推荐而来。
大堂里坐不下,宴席便摆在大堂前的院子里,两百余人济济一院,众人谈笑风生,热闹非常,地上铺着席子,每两个人一张桌子,桌上摆着美酒果蔬、烩鱼烹羊,菜肴颇为丰富,这是由平高县的三家大酒肆提供,十几名伙计正忙碌地端菜送酒,招呼老人们吃饭。
李庆安则坐在上方,长长的一排桌子前坐着十几名各州的太守和长史,两边的桌前还坐着二十几名县官,关内道地域广阔,人口密集,州县很多,这里只是部分州县官员。
“赵王殿下这一战全歼安禄山军队,使我们不再受暴军涂炭,这一杯酒我代表延州的父老乡亲,敬给殿下。”
说话的是延州太守许端明,安禄山军队在延州呆的时间最长,对这一带的民众暴虐得最狠,许端明也备受欺辱,他心中对李庆安充满了感激。
李庆安也站起身和他碰一下杯,笑道:“许太守客气了,以后安西军会有一支队伍驻扎延州,防御安禄山再次渡河,还请许太守多多关照。”
“一定!一定!我求之不得。”
两人将酒一饮而尽,李庆安又倒了一杯酒,端起酒杯对众人高声道:“各位父老乡亲,各位州县使君,请听我一言。”
大院里顿时安静下来,众人的目光一齐投至李庆安身上。
李庆安提高声音,缓缓道:“关内道自古是北方游牧民族入关中的必经之路,自汉以来,匈奴、突厥、回纥,以及五胡乱华,都给关内道带来了深重的灾难,这两年先是回纥入侵,现在又有范阳狼兵西进,屠城杀戮,村镇中鸡犬不闻,然朝廷羸弱,不能发兵救各位父老于水火,李庆安身为大唐宗室,每念于此,心中愧疚万分,这次我受圣上册封为关内道安抚使,这就是圣上将关内道托付给我,我绝不会负圣恩,也不辜负各位父老乡亲的期望,所以我决定在关内道暂时驻兵两万,为关内道北御草戎,东拒虎狼,这两万人都是安西精兵,素来军纪严明,但为了防范个别士兵对地方无礼,我决定在庆州安定县设立军纪监察司,由安西监察署直管,安西军只要有任何违法犯纪的行为,各位乡亲尽管前去投诉,安西军规森严,必将严惩不殆!”
李庆安说到这,引来一片热烈的掌声,官员们的掌声大多是一种应酬,尤其是州官太守,看问题较深远,他们听懂了李庆安的言外之意,他的军队不会离开了,安西军的势力将正式延伸到关内道,这个消息有人欢喜有人忧。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