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分卷(152) (2 / 8)

《关闭小说畅读模式体验更好》


        棉花在大明似乎有些卖不动了。

        闻言,木白微微蹙眉,给他做翻译的蹇瑢见状低声道:殿下,臣这便让人去拿前两旬的物价。

        木白用手指点了点桌案表示同意,室内原本暗处站着的一个小厮模样的人立刻在躬身后悄然离去。

        而称呼的改变也预兆着这次休闲活动到此结束,大家正式进入了工作模式。

        从洪武帝坐上皇位开始,他老人家就对民间的物价十分看重。

        让老百姓吃得起饭、穿得起衣服、生得起病一直是他的理想,也是最终目标之一,但在管理物价上,洪武帝采用的是简单粗暴的控制经济,也就是不允许涨价。

        除了强制固定物价之外,洪武帝还规定了铜钱的购买力,也正因为他这样的政策,才让明初那些随用随印,没有保证金的纸币没有造成金融崩塌。

        但在现在,这样强制性的政策显然不适用,国家的发展是动态的,当年百废俱兴,国家的重点放在战后重建上,第一要素是满足人民的存活需求,而到了如今,民众的需求已经开始从活下去转为活得好。

        在这种情况下,不放松一部分物价的管控的话,反而会压制住生产力和生产欲望。只是,经济也不是说放就放的。

        在将经济交还给市场之前,大明也是做了非常多的准备。

        首先是户部下头新建起了一个物价监督部门,他们负责在全国各地游走,将各地当月物价收集起来并交给中央,同时,他们还承担着发现当地的物价低于或者高于阈值之时向中央报警的职责。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