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分卷(52) (5 / 10)

《关闭小说畅读模式体验更好》


        这样下去总也不是个办法。一个广东考生对其中一个正在抄书的小伙伴道,一直这么抄书的话,哪来的时间学习?若是耽误了功课和考试,岂不是本末倒置?

        确实,乡试的时候还能靠死记硬背忽悠过去,但是会试和殿试考的就是考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了。

        而考生这样一味抄书很容易影响到思维能力,而且最重要的是这书上错漏不少。

        一个学子指了指自己抄写的原本,有些忧心忡忡:这样下去多抄几遍,万一也跟着背错了可怎生了得?

        这的确是个大问题。

        以前的考生之所以不容易遇到这种情况是因为他们在抄书时候会刻意选择自己比较陌生的书册,在干活的同时也是在学习,学生和书坊也是彼此成就。

        若放到前朝,要是抄书的学子鱼跃龙门了,对于书坊而言也是非常长脸的事。

        但现在的情况是僧多粥少,书坊就没有前辈们那时候那么好说话了。有活干就不错了,哪里有挑三拣四的道理?于是,抄书的过程也从享受变成了磨难。

        于他们而言,抄到一本正确的书籍那是运气好,但更多的则是有疏漏的错书,而每个学生在抄写到错漏处都会情不自禁想要涂改,偏偏抄书一大忌就是随意涂改,所以,学生们为了到手的小钱钱考虑只能将这股子校正的欲望强忍下去,将错就错。

        久而久之,这个错误段落很容易会成为考生心中的一道坎,越是留意越是容易错,乃至于到了后头很容易发生记忆错乱对错不分。万一这毛病带到考场上那不是完蛋了?

        会试的试卷并不禁止涂改,但也有隐性的卷面分,也可称为好感度。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