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45) (1 / 9)
《关闭小说畅读模式体验更好》
这一激烈的地理变化也直接致使原本富饶的淮河流域开启了大雨大灾,小雨小灾,无雨旱灾的模式。
现代人可能无法想象淮河水泛滥时候是什么场景,这么说吧,后世的第四大淡水湖洪泽湖便是因为淮河水泛滥所形成的,这点从它的名字便可看出当时人们的怨念了。
从第一次黄河夺淮开始,此后的百余年间,满溢的淮河水一次又一次地将流域内若干个小湖泊淹没,这些小湖泊渐渐连成一片,最终形成了这个巨大的淡水湖。
在后世生产芡实、青虾、洪泽蟹的渔民好帮手在如今,可是犹如头一口口将附近居民的生活空间和农田吞噬的猛兽。
凤阳县虽然不至于像无数淹没在历史中的县城一样被淮河水吞没,却也被其带来了不可逆的伤害。
正因为时常泛滥的淮河水带走了土层中的营养成分,使得农田盐碱化。
久积不退的洪水就像是夯土机一般将农田压得板结,只有靠耕牛的力量才能将土地犁松。
而众所周知,一个贫穷的村庄里,一群穷苦的农民都是买不起耕牛的。
所以,凤阳县的农民们长期只能在贫穷线上挣扎,除了拥有耕牛的地主之外,普通的农民基本就没可能从这片荒芜的土地上获得足够的粮食。
这片土地在漫长的两三百年间夺走了无数农人的生命,最为著名的便是朱元璋的父母兄嫂,可以说若不是他们的相继离世,当年还年轻的朱元璋或许不会做出改变他人生的种种决定。
也因此,在功成名就后,朱元璋最终还是选择了将自己父母兄嫂的坟墓迁回了凤阳老家,并将明皇陵也修建在了此地。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