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131章 131.出发 (3 / 4)

《关闭小说畅读模式体验更好》


        在这个时代,会说日语的中国人不是很多,而且,一旦某个人会说日语,容易被他人误会成为汉奸。后世影视剧中,常常有又肥又胖的翻译官,在鬼子面前听候调用,但这些,其实只是影视剧的效果罢了,而且日军侵华时期的翻译官,是不需要中国人来担当的,一方面自己国家有足够的人才,另一方面,日本的法律,就禁止中国人当翻译官。

        最重要的,是日本人中会说汉语的不少。

        众所周知,日本的文化,大部分都是学习传承中华文化的。在日本,很早就有汉语教学机构。日本学习的汉语,主要是以南京话为官话。在日本的大学里,这些机构就是汉语教学的主力,而侵华战争期间,这些大学教育出来的汉语人士,成为了翻译官的主力。

        在一些偏僻的城镇或者小部队内,用中国人当翻译官也是存在的,日本为了与中国汉奸沟通方便,就发明了一种协和语。协和语并不能称之为语言,就是简化的沟通,但有着鲜明的特点,通俗易懂,语句短小,以方便双方能听懂。“你的、我的、他的”是构成协和语的关键,还有一些在抗日神剧中出现的,例如“花姑凉滴”“大大滴”“你滴”等。

        也就是说,这一类的翻译官其实也不是太懂日语。陈修教出来的这些人,完全可以秒杀这一类的翻译官。

        开始的时候,战士们是不明白为什么要学日语的,可以说,日语算是他们的第一外语了,英语德语那些才是第二第三外语。

        经过陈修的解释,众人才明白会日语的重要性,在军饷的压力下,各人也不得不开始拼命的学习起来。

        此次跟着陈修出来的十二个战士,分别叫做韩松、秦阳,目前是他这个队伍的两个副队长,接着是张三、孔季、吕阿牛、孟有钱、杜空、叶小凡、唐三宝、麻二狗、骆驼、刘风。

        虽然名字普通了一些,甚至有的奇奇怪怪,但,陈修不能否认,这群人也都是人才,不然,也不会选他们跟着自己任务了。

        过了十多分钟,韩松和张三等人拎着几只野鸡和野兔出来,秦阳则是带人捡了柴火回来。

        汉中境内,水资源还算丰富。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