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向天再借五百年 (2 / 4)
《关闭小说畅读模式体验更好》
杨琛斟酌着语言:“我觉得这个故事不是很完整,郑成功算是一个悲情英雄。我个人觉得,他的死亡是一个节点,是一个时代的落幕,也是他整个命运的升华。但是剧本上没有这个,收复宝岛之后,接受了荷兰投降,故事就结束了。”
“小琛,这个我得说一下。”张逸平道,“郑成功的死主要还是源于两点,第一是他东征宝岛,致使郑芝龙丧命,第二则是大明永历帝被擒,后被绞死,致使大明皇统断绝。
至此,郑成功认为自己忠孝两亏,忠不能保君,孝不能侍父,最终忧愤而死。”
杨琛点头道:“这个我知道。但是从大节来讲,郑成功驱除荷虏,收复国土乃是大忠。继承祖志,光复祖业,乃是大孝。无论是风骨还是功绩,郑成功都足以称雄。千秋功过任人评说,这有什么不能拍的吗?”
吴子牛咳了一声:“咳,小琛啊,逸平的意思是,我们电影的主题还是驱除外虏,重点不能偏移。”
杨琛听到吴子牛在【外虏】两个字上加了重音,一下子明白过来:“会伤害民族感情?”
吴子牛微微点头:“最关键的是,我们这部戏是中日合拍,家丑不可外扬啊。”
杨琛顿时懂了,问道:“那也应该有个交代吧?这毕竟是一部传记电影,就这样虎头蛇尾过去了?”
吴子牛道:“我是打算到时候用春秋笔法,打上几行字幕,说一说郑成功的功绩和成就。”
杨琛无奈一叹:“我没有意见了,戴着脚镣跳舞,您们才是行家!”
“哈哈哈……”吴子牛和张逸平对视一笑,摇头叹道,“没办法啊,我们国家如今外部形势复杂,内部就更要强调团结,稳定压倒一切!”
杨琛很理解这一点,国家的伟大复兴需要经历重重坎坷,很多时候内部是由外部形势决定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