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32、采访 (3 / 4)

《关闭小说畅读模式体验更好》


        采访开始,第一个问题问的居然不是杨琛本人,而是问向榕树下艺术总监陈村:“陈村先生,请问主办方是出于什么考量请来一位歌手作为一个文学赛事的评委?”

        陈村拿着话筒,笑道:“关于这个问题,我想还是由杨琛本人来回答更合适一些。我只能说,杨琛先生能够来到现场,对我们而言也是一个巨大的惊喜!”

        记者们对这个答案满头雾水,场下的镜头对准了接过话筒的杨琛。

        “首先,我要申明一点,我此次并不是以一个歌手的身份来参加这次文学大赛的颁奖典礼。组委会邀请的也不是【杨琛】,而是【杨二郎】。”

        杨琛对着镜头的闪光灯稍微有些不适应,但还是忍耐下来,“【杨二郎】是我的网名,之前用这个网名写了一些涂鸦之作,侥幸在文学论坛里有了些名气,此次能够见证第一届网络文学大赛的诞生,并且我本人也能够参与其中做一些微不足道的工作,对我本人而言是感到无比荣幸的。”

        媒体记者们此时纷纷哗然,不仅是因为杨琛忽然爆出的另一层作家身份,而且还因为有部分记者曾经还买过杨二郎的书。

        杨琛出版的几本书平均销量已达三十多万册,总销量破两百万册,是名副其实的畅销书,已经可以登上图书年度畅销榜了。

        而此时畅销书作家和歌坛新锐黑马两层身份合二为一,记者们仿佛瞬间发现了一个大宝藏,眼睛冒光。

        “杨琛先生,请问您如何看待现在的网络文学?”

        杨琛皱眉:“这个问题太大,我不清楚你具体想问什么,下一位!”

        “杨琛先生,我们注意到现场还邀请了很多传统文学和大众文学的名家来做这次大赛的评委,这是否意味着网络文学今后会成为传统文学、大众文学的附庸?”

        杨琛斟酌着语言,“网络文学目前还属于一个新鲜事物,还处于一个萌芽时期,要想对它有一个全面而准确的认识还需要一定的时间。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