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秋收那些事 (1 / 3)
《关闭小说畅读模式体验更好》
这两处宅子,一处临近县衙正街,是个二进院子,房间不多,总共就六间,要价一百两,另一个宅子临近西市的码头,是个三进宅子,屋子有点旧,胜在前后院都很大,种菜养鸡养鸭什么的都没问题,前院还有口井,后院有道小门,开门就见大千河,往下走一段可以下到码头旁洗衣裳,就是价钱不便宜,房主要价二百两。
秋竹是一眼相中了后面那个宅子,主要那宅子不在正街之上,比较僻静,又临近大千河的码头,洗衣什么的十分方便,房间也挺多,有两间正房,四间东西厢房,还有两间耳房,数间后罩房等等,家里有再多的人都能住下,房间都宽敞明亮,虽然屋子看起来年代久远,但稍做修缮,住进去也完全没问题,就是这价钱也太贵了一点。
马捕快便跟那房主谈价钱,那房主原本是个商户人家,家中有不少产业,这处宅子只是他其中一处住宅,由于他生意日渐做大,近日要举家迁移至扬州在那边落户做大营生,这边的家产便陆陆续续的处理掉。
房主一看买主能请动马捕头上门做说客,倒也给马捕头一个面子,直接少了三十两,虽然秋竹还是觉得太贵了,不过肖行风觉得这处宅子值这个价,便拍板买了下来,一行人到县衙的户房改了房契之后,房主收到银票便把宅院的钥匙都拿给了肖行风。
买完宅子,马捕头又马不停蹄地带着肖行风夫妻俩去看店铺,好几家店铺的地段都不错,租赁钱也合适,肖行风想着家里还有一些余钱,老租赁别人的铺子也不是个事儿,最终花了八十两银钱,买了一个位于顺康大街街尾处的一个铺子,位置不好不坏,甚在店面很大,能摆放不少货物的同时,还能容纳三十多个顾客在里面,店铺后头还有个小院子,一个小房间,一口井,一间厨房,用来烧水泡茶,午间小憩,十分合适。
两厢房契钥匙到手,秋竹有种不真切之感,从今以后她就要住县里,在县里做营生了?怎么想,她都觉得不真实。
买好宅子、店铺,自然要先打扫卫生,肖行风先去镇上把肖母和银杏都接到宅院里来看了看,肖母眼睛看不见,不过听说院子很宽敞,还很清净,心里也是十分满意。银杏则一言不发的拿起抹布,跟着秋竹打扫起卫生起来。
一家人忙了好几天,总算把宅子、店铺打扫得干干净净,这个时候地里的庄稼都能收了,肖行风也不急着开铺子,赶上驴车,带上一家人,回胡家村收庄稼去了。
肖家之前五年都没种过地,也没收过庄稼,这一下要去收自家粮食,肖母觉得有些稀奇,宁愿坐在稻田边听肖行风三人割稻谷,也不愿意在家闲着,肖行风只能随她了。
金秋九月,胡家村大千河畔一望无际的田野上,成熟的金色稻谷和苞米随风飘荡,散发出阵阵粮食特有的芳香,全村男女老少都在地里忙得热火朝天,抢在老天爷下雨之前把粮食都收割好,这个时候不管家里有什么事儿,都得放下来,收割粮食为大。
当然光收割粮食也不行,还得压打谷场、晒谷场,在天气微热,秋风萧瑟之中,田野间四处是打谷子、晒谷子、背送玉米、稻谷、红薯等等繁忙景象。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