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六十八章-孙恩投诚 (4 / 5)
《关闭小说畅读模式体验更好》
王献之“武夷山易守难攻,林青山有什么办法克敌制胜?”,
王彪之“林青山手上肯定还有杀手锏的,否则他也不会夸下海口用九个月的时间平定江南,按照林青山以往的手段推演,在我们的帮助下,他在不动用底牌的情况下九个月内平定江南问题不大,他只需要调遣几千人回到林家庄,然后从林家庄慢慢往外打,在江南的部队扩充到三万人以上时,局势就算稳住了”,
章芸“那钱粮呢?”,
王彪之“在大混战时期,商业往来会瞬间崩溃,这种局面,钱是没有任何用处的,而林家庄加上虞,会稽三地的粮食就够支持三万人马的开销了,林青山在民间威望极高,如果他振臂一呼,穷苦百姓必定一呼百应,扩军四万也很轻松,然后他就不用急了,送一万新军去北伐,江南江北两线开战,粮草都能稳定供给,而且他两线都能打赢,林家庄就是这样的,三万人吃五万人的粮草,打三十万人的仗,林家庄之所以强主要就是强在这一点,后勤补给压力很小,而且战争越往后打他优势越大,敌军在逐渐损耗,而他却可以在战争中壮大,我们一开始没搞清楚林青山为什么那么重视兵员伤亡,从这个局面就能得到原因了,每一次打完仗,他的兵力都能有效保存,而这些活下来的兵经历了实战,战斗力越来越强,敌军却在补充毫无战斗力的新兵,战斗力越来越弱,还有一点,林家军的士兵起码都能当半个工匠,我们一开始认为这样做会荒废训练,降低部队的战斗力,可实际情况却完全不是那回事,我们的部队打了胜仗就只能拿缴获的武器装备新兵,最多修补残缺,而林家军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把这些武器全部转化为他们所需的各类箭矢和制式装备,林青山打仗从来没在武器上吃过亏,这也是他一直打胜仗的重要因素”,
章芸震惊的说道“这么说来,如果我们也站在他的对立面,林青山真的会连我们一起打?”,
王彪之“这也是明摆着的事,如果不是几年前两国主力大军集中到了徐州,林青山的部队很有可能从庐陵过江直接去西线战场,林家军现在主战装备是全是重型武器,包括重甲兵和重骑兵,这些兵种在山区地形都没法充分发挥,但他选了地形最艰难的西部战区,你认为林青山去西部战区是为了保存实力等将来坐收渔翁之利?实际上是为了防备我们在背后捅刀,为将来翻脸做准备。”
王献之大惊道“怪不得他在神头岭平原外重点防守了东南两面,原来不是为了引诱秦军进攻,是为了防备我们”,
谢安“听你这么一说,好像真的是这样的”,
王彪之“虽然林青山的一举一动都在我的掌握之中,可是回回看到结果的时候才发现我对他的手段一无所知,从结果倒推他的流程都解释不了,现在神头岭有一万大军,林家庄的武器连续输送了接近两年,已经装备了五千个重装步兵,八百重甲骑兵,战车两千辆,其他装备多到无法统计,各型弓弩人手一张都有剩余,重弩保守估计都有五千张,各类箭矢超过一百万支。神头岭一万亩的良田已经运作了两年,屯粮超过五万石,两万人的百姓,昨年还把赵世安调到前线去了,神头岭已经无解了,南宁那边,海港直接被他放弃,昨年从泊县收上来的一万多石细粮直接装船运到了葫芦岛,人也全部搬到了岛上,岛上守军只有千余人,但是司马洪那几条破船只能干看着,一点办法没有,今年秋收预计泊县还有两万石细粮会运到葫芦岛,就算这两万石粮食运不过去,一万石的粮食加上海港原来的储备也够葫芦岛上四千人两年的开销了,两年之后,江南的局势差不多就平复了,唯一可能存在的缺口就是林家庄,现在林家庄的守军只有五百人,可这五百人都是精锐中的精锐,昨年赵世安去前线只带了五十多人,昨年黑旗军也在扩军,也就是说黑旗军至少还有一百二十人留守林家庄,作为林青山的老窝,林家庄从建立至今已有七年,张翰所言,林青山一路走过,身后便是机关重重,他在一个地方运营了七年,说是龙潭虎穴也不为过了吧。他本人现在还在林家庄内,现在去林家庄寻衅不是嫌命长吗”,
谢安“听你一番讲解,我心里有底了,也就是说孙恩现在不重要是吧!”,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