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七章-谢安宴请蒋琬与谢柱 (2 / 3)
《关闭小说畅读模式体验更好》
谢安“蒋先生离去之时,只说游世日久当归,当日我想蒋先生可能寻人无果回家去了,但是日前,此事又有了眉目”,
王彪之“额,说来听听?”,蒋琬和谢柱听到这里,感觉云里雾里的,完全听不懂谢安和王彪之在说什么,只是他们在暗自吃惊,蒋易竟然一路追来了建康,只是选错了门庭,谢安拍了拍手,随即便有许多丫鬟捧着许多工程图画来到桌子四周,谢安起身走到一处阁楼施工图前说道“你们看,这便是蒋先生为我谢府新添的阁楼”,这副工程图颇具现代化风格,乍一看科技感十足,古代可没有铅笔,全靠墨斗笔一笔一划的绘制,在这个过程中,容不得丝毫失误,因为墨水很快就会侵入草纸,没法用橡皮擦拭,要是一笔失误,前功尽弃,必须推倒重来,这一点条件就限制了古代的图纸不可能画的太复杂,因为成品率太低了,所以所以铅笔和橡皮在古代就像打火机一样是个黑科技一般的存在,铅笔的发明并不难,橡皮难度有点大,但这并不是重点,重点是灵感,在看见橡皮以前,很少有人会想到会有这么一个神奇的东西可以擦拭掉笔迹,而且在不重视工业的古代,橡皮这个发明也没有那么大的需求。,这副工程图上各种笔画总数不低于五千条,这么复杂的图纸一气呵成是个什么概念?十年的功底才能有不超过四成的成功率,二十年的功底成功率才能超过七成,然后谢安走到林青山的那边轻刀的总览图前,指着这幅图说道“这把刀是我在杭州捡到的,我本来打算看看便还给林青山,但是总听张翰在我耳边说这把刀如何神奇,便交给工匠拆开来看,这一看可不得了,你们看,这把刀外表看着只是造型奇特,可内中乾坤如图所示,我从未见过这么复杂的制式武器”,
蒋琬无头无脑的说了一句“这很复杂吗?”,
谢安对蒋琬摆手道“这把刀对你来说当然不算什么,但这可是制式武器,不但需要制作精良,还要设计精巧的工艺流程,减小制造难度,这把刀我门下最顶尖的工匠断言三名顶尖的工匠需十日之功才能做成一把,但实际上林家庄在短短四个月之内就制造了近两百把,而且在这段时间之内,轻甲,重铠甲,,各种武器也在大量制造,这就是奇事一件了,这些东西都是从林家庄的工坊里造出来的,林家庄的工坊占地只有数亩,相当于现在我们身在的这个院子,两个院子的大小,工匠加上打杂的才堪堪百十人,你们说这怪不怪?”,
王彪之疑惑地的问道“所以呢?你在怀疑什么?”,
谢安“我曾在一本杂记上看到过这么一件奇事,说是在瀑布前建造一个水车,然后用一根轴承将动力传递到一组机械中,经过一番复杂的运转,便可驱动一柄巨锤有规律的重复重击,以此来模拟人力挥锤,在那本书上只是重点描述了这组机械如何省力,但那个故事的末尾附了这么一句话,重锤循环往复,不知疲倦,每次砸下均着力于一点,精准胜人十倍”,
王彪之闻言摆手称赞道“好,亲家好记性,好悟性,竟能从一本小小的杂记上看出这许多门道”,
谢安“呵呵,不值一提,若不是林青山的这柄轻刀,打死我也想不到机关术与炼器一道竟然还有这么紧密的关联”,
王彪之“是啊,林青山的机关术可是一绝,但是,这跟蒋先生的行踪有何关系呢?”,
谢安“你们仔细看看这几幅图,这设计风格磅礴大气,线条工整匀称,竟有殊途同归之意,林青山机关术的底子不错,脑子够灵活,在卫国战争期间,各种的花式机关武器把敌军打得晕头转向,但是林青山的武器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简单实用,可是他也有致命的弱点,那就是他机关术方面的造诣不深,也许是他年岁不够,亦或者是他小时候没有好好跟长辈学习,不能领悟机关术的精要,若是说林青山能设计出如此精良的武器,说实话,我是不怎么信的,现在的林家庄多了一个姓蒋的大师,这个人一到林家庄,便被奉为上宾,到现在已经陆续接手了林家庄的诸多事宜,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工坊和宝库,原来这两个地方可都分属在林青山和林小倩手下,林家庄的宝库里有什么奇珍异宝没人知道,但是林家庄的工坊是个什么地方亲家你心里有数,林青山将这么重要的地方交给了一个外人?难道这还不能说明问题吗?”,
王彪之低头沉思道“会不会是巧合?”,
谢安“不排除这个可能的,但是更巧的是这位大师也姓蒋,蒋姓也是一个大姓,但是在这之前,我从未听说过蒋姓之下出过一个机关术大成的大师”,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