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 (4 / 9)
《关闭小说畅读模式体验更好》
见月立刻往偏殿走去。刚走到佛堂门前便被桓偃拦住了去路。
桓偃低声笑着说道:“六弟何必这么大惊小怪的。大理寺审案子,难免弄出些动静。”
桓修眼眸逐渐狠戾起来,当初就不该答应桓偃重查宣室殿大火一案!
桓偃似乎看出桓修心中所想,他嘴角扯了扯,牵动着下巴的山羊胡子颤了颤,咧出一个生硬的笑来:“六弟,朝中那么多大臣都盯着这个案子。此案中有那么不清不楚的地方,难道六弟就希望这样让这事情过了。”
桓偃轻喘了两声:“六弟,二哥知道你与风家感情深厚,风司马还曾是你骑射的师傅。可是那些都是肱股之臣。一味的敷衍搪塞,老臣们人心惶惶,也无心参政。国政要如何推行?祖宗基业不能毁在我们手里啊。”
桓修长长的眼睫轻轻颤了颤。桓兆年轻,有因是先帝独子而从未体会过朝堂的纷争。实则大楚自太|祖登基以来,朝堂中的暗涌就未曾断过。
大楚历经三世,太|祖居功甚伟,平定了前朝之乱,保住大楚疆域不落入北赵敌手,除了荆青二州迟迟没有收回之外,大楚也算太平。且太|祖善待前朝旧臣,这才很快让大楚有了根基,有了不让北赵铁骑再往南侵的资本。
到了先皇登基之后,边疆战乱逐渐平息,除了荆青二州常有战乱之外,其余各州的百姓逐渐富足。曾与太|祖一同打下江山的一帮老臣开始变得固步自封,导致先帝的新政无法推行。先帝只能扶持曹景明为大楚效力。此举遭了众多大臣的不满。
很快,旧臣与新臣渐渐分为两个党羽。先帝每日殚精竭虑,很快便有了气血两虚之症。先帝一生做了唯一一件错事便是求仙药。借着先帝求仙药的契机,曹党日渐壮大,才有了今天的局面。
原本被曹党打压的旧臣党们在曹景明被流放以后开始打压失势的曹党。大楚朝臣的矛盾积怨已经到了一个爆发点,桓偃正是利用这一点收拢了大量的朝臣,也正是因为这一点,桓修现在的一举一动都有可能推倒如今根基已见腐朽的大楚。
见月回头看着桓修。桓修轻轻摇了摇头,示意见月再等等。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