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九百零三 郭某人最懂得什么叫舍得 (3 / 7)

《关闭小说畅读模式体验更好》


        自东汉中后期以来,刺史的地位逐渐提高,待遇也逐渐提高,从最开始的六百石监察官员逐步提升到了两千石的事实行政主官。

        但是名义上没有改变,郡守的实际上级依然是州牧,不是州刺史,州刺史名义上和实际上都很难对郡守进行限制。

        所以汉末州刺史和郡太守之间的矛盾屡见不鲜。

        这也是东汉朝廷无奈之下的一种制衡之术,让地方互相产生矛盾,以此确立中央的权威。

        典型的例子,现在混的风生水起的太史慈就是当年卷入了青州刺史和东莱郡太守之间的政治斗争而被迫去辽东避难的。

        一直到郭鹏建立魏国以后,这种情况不复存在。

        郭魏帝国明确规定州刺史就是一州行政主官,是郡太守的上级,郡太守需要听从州刺史的行政命令。

        不过魏国就不再存在有州牧这个职位了。

        郭鹏废除了州牧的存在,明确规定以后不再设立州牧这种军政财大权一把抓的军阀温床职位,一名官员不得同时掌握军政财三项权力,必须各司其职。

        文官不管军务,军官不管政务,双方互不干涉,谁敢干涉,那下场绝对不会比荀彧和臧洪更好。

        而且虽然在魏帝国内州刺史和郡太守是上下级,但是二者之间没有从属关系。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