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百八十四 尚书台大改 (3 / 6)
《关闭小说畅读模式体验更好》
调任原内阁首辅王粲为财政部尚书,主掌全国范围内税收统计、支出和国库建设,反正就是管着钱袋子,搂着钱袋子,要花钱就找王粲。
调任原河南尹枣祗为民政部尚书,主掌全国范围内户口统计、田亩度量和农业制度建设等,屯田大业就归枣祗管。
以原尚书台官吏辛毗为外交部尚书,取代大鸿胪接任外交事宜,奉郭鹏的命令,重新收集有关西域的一切资料。
调任原魏郡太守崔琰担任礼部尚书,主掌中央朝廷的一切祭祀、年节活动的礼制建设,并且在汉礼的基础上重新架构全新的魏礼。
调任原河东郡太守董昭担任兵部尚书,主掌军队物资储存和后勤运输等,不直接参与军事,直接参与军事的是参谋部,兵部相当于后勤部门。
调任原太原郡太守郭议担任刑部尚书,主掌执法,同时是新《魏律》的制定核心部门,取代了廷尉的部分职权,与司隶校尉、御史台三司并立。
因为御史台和刑部两个法律部门都以郭氏为首脑,郭鹏为了好看一点,就把司隶校尉这个职权较重的职位任命给了国渊。
国渊也是老臣了,是郭鹏的青州时代通过经学大师郑玄推荐的弟子之一,历任地方职位,从县令到郡守到中央尚书台尚书的职位都干过,履历很漂亮,而且学问扎实,公正无私,郭鹏就把司隶校尉这个职位交给了国渊。
另外按照之前的约定,郭鹏让荀攸做了河南尹,主掌首都地区的建设工作,也算是对他的付出有了交代。
大体上的行政分封就是如此,其他一些官员的平级调动很是寻常,并不值得关注。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