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四三章 盖房子 (3 / 4)
《关闭小说畅读模式体验更好》
罗继宗虽然是相信刘兰说话算话,但也不能保证刘兰的心里完没有变化,以防万一才是正道理。说句实在话,要是刘兰真的改变了主意的话,重新反悔不接受他的宅基地,到时候那他的长远计划肯定又要面临泡汤了。
因此,罗继宗也就特地请来了本地的建筑师傅,必须要尽快为林子的宅基地进行正式的放线定基。接下来,他还要迅速准备好各项建筑材料,必须得抓紧时间抢在林子从南京返回来之前,就要让林子的新房子在基础部分部成形。
就在这时,城管局送来一份《村民建房协议书》,其内容主要是要求村民们建房子,必须要按照新规划进行统一安排建造,凡属违规者后果自负。这样一来,新农村的整体形象规划也就自然而然的形成了。
罗继宗接到协议书仔细一看,还好,他和林子两家的房子都在城镇规划之内,并没有违反协议的行为。
城建规划的原因是这样的,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以罗林为代表的一批有胆有识的有志青年,先后在荷山脚下办起了石灰厂、采石厂、碎石厂,以及红砖厂、预制板厂等等,有几十家个体私营企业,如雨后春笋般的涌现了出来?
只要办的厂子多了,乡亲们也就有了事做,接下来腰包里也就有了钱,生活也就明显发生了变化,因此那居住的房屋也就在不断的翻新。
这样一来,黄颡口那最为古老的半边
街道,也就远远不能够满足乡亲们建设房屋的需求了,发展步伐也是在突飞猛进。
面对如此现实的问题,公社党委决定在半边街后面,重新开辟了一条新的街道,取名为沿江街。
这条沿江街两边的宅基地,也就根据村民们以及政府单位的需要,进行重新分配和发放,建房的要求也必须是统一安排。这样一来,沿江街也就成了黄颡口的正规街道了。
由于黄颡口的地理位置很不错,水陆交通又便利前景又看好,因此公社的政府机关也就纷纷落户在这条沿江街道上。
谁知道没有几年时间,这条新开发的沿江街也就成了黄颡口的政治中心,经济中心。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