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本感言 (4 / 6)
《关闭小说畅读模式体验更好》
因此在大家的极力反对下,就想着要不再继续写下去吧,所以就把当时开的新书向编辑申请屏蔽,我继续写这本书——嗯,因此被小圆编辑和主编说了几句,自闭+2。
当时的生活上也发生了一丢丢不愉快的事情,自闭+3。
但这本无敌流的所遇到的问题不会因为我个人的意志而发生改变,或者说我没有那份能将火车掰回正轨的才能,写着写着整本书越写越是陷入了死循环。
无敌流的,并不适合写成长篇。
大部分无敌流要么就是百万字左右、或者百万字不到就完结,亦或者干脆写了两三百章就太监,因为力量体系的崩溃必然会带来整个书的崩溃,而读者也会产生阅读疲劳,一个无敌流的主角要的就是辗轧一切,但既然已经辗轧一切,又怎么写的下去呢?毕竟故事需要的是张力是冲突,而无敌的主角已经失去了冲突点,是天然与写故事这件事相背的。
我的写作思路是来自哪里呢?因为没有了冲突点,所以就干脆想着一个超凡力量的介入会引发社会怎样的应激?便以这应激反应来继续写,描写‘不太弱智’的国家政府,描写在国家政府围剿下的套娃们,描写对社会的影响与改造。
顺带着的,描写围绕着一个个下线们和下线关系者的小故事,也磨炼着我的一些思路,亦或不如说,我已经放飞了自我,在套娃下线们的身上实验着我的新思路,比如高桥可怜在老家、孤儿院的两次转变,这两次转变所围绕着的人,朴飘乐的小故事……
座头一刀的简短故事,和尚的故事,这两个角色和其他角色都不同,并没有过去的背景,抛弃了描写角色所需要的背景叙述。
也正是在一次次的实验中,尝试着将脸谱化、标签化的角色,渐渐朝着我想要的那种‘活跃’的角色发展。
一个角色可以是坏人,也可以死,但因为其本身所代表的价值观过于有生命力过于活跃,所以短短的篇幅就能留下比其他重要角色更重的记忆,像是这本书的主人公,水野空,其本身似乎就没传达出什么价值观,善恶观,生命力。
而这本书的结局,其实在我一开始写的时候就想好会是这样了,不管是我写到多少万字、多少章,结局都会是如此,也是这本书唯一会有的结局——毕竟不可能永永远远躲藏在幕后,只要走到台前,就一定会是这样的结局。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